留学中介

学员录取

清华姚班C同学-Stanford CS博

2025-05-22

Pivot学员:C学长

学校及专业清华大学 姚班

硬件成绩GPA:3.84  TOEFL:117 GRE:334

目前录取

Stanford-Computer Science博士全奖

CMU-Computational Biology

等名校硕博录取

Part/01

研究方向&选校策略

小P酱:首先恭喜学长在2025Fall申请季成功斩获Stanford CS博士全奖以及CMU计算生物硕士录取。作为计算机系的同学,学长为什么会申请计算生物这个方向呢?

W学长我的核心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的交叉领域——计算生物学,特别是从分子和细胞层面理解生物系统的计算建模。这个方向既能满足我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又能发挥我在算法设计和编程方面的优势。

小P酱:在选校上学长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W学长在选校时,我主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该校在计算生物学领域的整体实力,二是有没有与我兴趣匹配的具体导师。比如斯坦福大学的CS系就有多位教授从事单细胞数据分析、生物网络建模等研究,这与我的背景高度契合。同时,考虑到数学在计算生物学中的重要性,我也关注了表示论等理论方向较强的学校,以保持学术发展的灵活性。

Part/02

科研经历

小P酱:学长是什么时候开始科研的?又是如何找到自己研究方向的?

W学长我的科研探索经历了一个逐步聚焦的过程。大一时参与的纳米颗粒群体控制项目让我第一次体会到计算建模的能力——通过调整算法参数就能预测微观粒子自组装的宏观形态。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计算方法的普适性。后来的机器人强化学习项目则培养了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但真正让我找到学术热情的转折点是大三转向生物信息学研究:通过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分析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我看到了AI解码生命奥秘的巨大潜力。最近在器官发育建模方面的工作更让我确信,计算生物学将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方法论。这些看似分散的经历,实际上都在加深我对"计算+生物"这一范式的理解。

小P酱:对于未来,学长是如何规划的?

W学长我的长期目标是成为能够独立领导交叉学科研究的PI,如果研究有足够影响力,计划再做2-3年博后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当然,科研这条路不确定性很大,所以我也保持开放心态。如果博士期间发现更适合工业界的方向(比如AI+生物医药),也可能考虑去公司做研发。

Part/03

申请建议

小P酱:最后对未来出国的学弟学妹提一些过来人的建议吧

W学长第一,尽早建立科研的"手感" 我一开始做科研时也很迷茫,换了好几个方向才慢慢摸清门道。建议低年级同学多尝试不同课题,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不要怕“浪费时间”,早期探索是值得的,它能帮你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第二,主动联系目标导师时要做足功课——不仅要读他们最近的论文,最好还能对其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或延伸想法。

第三对领域有一定独特的理解,不用特别专业,但要知道这个方向的核心问题和最新进展,这能让你的文书展现出独特的学术洞察力。我认为PhD项目同样看重的是你发现问题、定义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