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中介

留学资讯

Pivot学员说 | 普林学姐申请季全流程总结回顾(涵盖选校、套磁、文书、面试等)建议收藏!

2024-06-22

Pivot学员:C同学

学校及专业清华大学 生物

硬件成绩GPA:3.96(专业第一) 托福:119  GRE:332

目前录取

Princeton – Neuroscience博士全奖 (Centennial Fellowship)

UCSF – Neuroscience博士全奖(哈佛同水平项目)

Caltech – Neurobiology博士全奖(Chen Center Director’s Fellowship)

JHU – Neuroscience博士全奖

Duke – Neurobiology博士全奖

WUSTL – DBBS Neuroscience博士全奖

Northwestern – Neuroscience博士全奖

UCSD – Biological Sciences博士全奖

UCLA – Bioscience (Molecular, Cellular & Integrative Physiology) 博士全奖

等名校offer

Part/01

选校与项目选择

选校

因为暑研结束时间比较晚,十月回国后我才开始准备申请,首先第一步就是确定选校。我的选校流程大致分为三步:首先根据PIVOT老师提供的选校建议list、学校综排和专业排名列出30个左右的备选学校。然后就是去学校官网上了解这些学校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去参考往年录取信息以及案例(学长学姐/知乎小红书/Gradcafe/留学机构等等)。最后就是去咨询多方意见(暑研导师/暑研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同方向的学长学姐/PIVOT的mentor等等),最终敲定选校list。在整个选校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方面:

  • 申请截止日期:大部分美国学校的DDL都是12.1左右,但有少数学校截止日期较早,如果想要申请就需要把CV、文书等等准备的时间线提前安排。另外,英国、新加坡等地区的学校截止日期也参差不齐,如果想要申请也需要特别留意。

  • 招收国际生的比例:学校官网一般可以找到官方的录取数据,这里需要格外注意国际生的比例。此外,还可以去找项目官网的往届学生介绍,如果在读的学生里中国名字都只有零星几个甚至没有,那就需要考虑这个项目是否还要申请。另外,还可以善用学长学姐们的资源去了解这些项目往年的情况(进面试/收到offer的国际生比例等等),因为官网通常只会公布最终enroll的学生数据。

  • 感兴趣的导师:因为我的申请准备时间上比较仓促,所以这一阶段我只是简单浏览了一遍项目官网上的所有导师的主页,只要看到3个以上感兴趣的导师就可以申请。

  • 可能的connection:在选校时可以去询问自己导师的connection,比如在哪个学校有好朋友/合作者、以及ta的博士/博后的老板/同事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潜在的connection。

在确定选校list的过程中,我也会把项目划分为三个层次:Tier1就是彩票校,录了任何一个都是惊喜的那种。这个层次的学校我选择了应申尽申,把所有top学校申了个遍(哈耶普斯麻+两所“生物殿堂”Rockefeller/UCSF),并且对于可以同时申请多个项目的学校我也都申请了,因为我不想留有遗憾。Tier2就是专排和综排有一个不算top、但我也会愿意去的学校。这一层次的学校,我排除了一些实在看不到感兴趣的老师以外,也是尽量都申。Tier3就是保底校,这个层次的学校需要考虑真的愿不愿意去,如果不愿意的话其实没有必要浪费申请费。经过和同校同方向申请的朋友们的讨论,我最终选择了两所美国学校+一所英国学校保底,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保底校的撞车。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在选校阶段其实并没有考虑地理位置、天气、是否安全、是否很村等等因素,一方面是觉得先有学上再说,另一方面是觉得多一些面试的机会也算是多一些practice。

项目选择

首先需要在官网上找到这个学校是否可以同时申多个项目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背景来进行项目的选择。比如我的本科专业是生物,研究背景是神经科学,所以我可选的申请项目包括生物大类项目、专门的neuroscience项目、BME相关项目等等。因为美国博士生funding的来源问题,以及neuroscience项目一般是10-20人的小项目,招收国际生的比例非常低,通常每一届中国学生可能只有1-2人,这其中还包括了陆本、美本(海本)以及RA。而相比来讲,生物大类项目的规模较大,招生人数较多,但是和我的研究背景没那么match。所以经过取舍,我最终选择了申请生物大类项目和neuroscience项目各一半。

从申请项目的总数量上,当时我考虑到神经科学博士申请的难度是所有生物方向里最卷的,所以一共申请了25个项目。但现在回看,我会建议学弟学妹们申请15-20个项目比较合适,因为申请的项目过多真的会压力过大,无论是文书还是面试都会感觉准备不过来。

Part/02

套磁

因为生物类PhD项目大部分都是committee制度,单个导师的话语权非常低,所以套磁的作用绝对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也就是说,你并不会因为套磁了就会被选入面试,而你进入了面试也不是套磁发挥的作用,而是你本身就是qualified。所以对于套磁,我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是: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择套磁,否则不如把时间花在CV、文书上;即使去套磁,也不要对此抱有过高的期待。我认为套磁的作用可以大致概括成两点:选校阶段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定位以及老师是否招生,面试以及更后面的阶段可以建立connection。

因为我在申请准备上时间比较仓促,所以我在11月才选择草率地进行一波套磁。对于每个申请的项目,我都选择了~3位感兴趣的老师发了一个简短的邮件,简单介绍自己(附上CV),表达申请意愿。因为当时已经比较临近申请DDL,所以我没有在邮件里提约zoom meeting。我一共发送了76封套磁,收到了56封回复,33封为官方鼓励式回复(strong candidate,欢迎申请,保持联系,进面试了我们再聊),23封为积极回复(提出帮忙改CV文书、keep an eye on your application、recommend you warmly to the committee)。当然,是否收到积极回复和是否进面试依然没有太大关系,有的学校三位老师都没有回我的套磁信,但是我进了面试,而有的学校三位老师都回的很积极,但是没有进面试。

在12月提交申请材料后,我给这些老师又都追加了一封,表示自己已经提交申请,再次表达感兴趣。这时有的老师会透露出自己是否在committee的信息,大多回复都是保持联系,如果进面试了可以update。之后我在收到面试邀请后也是去update了和我保持联系的老师,这有利于面试时分到和这位老师interview。接下来就是面试和录取后的感谢信,以及最后选offer/放弃offer时的感谢信。

我觉得套磁的过程让我整个申请季都和许多学校的许多老师保持了联系,最感动的是在我选择decline offer时,老师们都很真诚地给出了他们对于选校、选实验室的建议和祝福(甚至邀约postdoc的时候考虑他们)。

Part/03

CV、SOP和PS

CV

我首先是参考PIVOT提供的模板,以及小红书上的诸多模板,完成了初稿,包括Education(学校、专业、GPA及排名、核心课程成绩),Publication,Research Experiences(对于每段经历,写清PI、学校、时间,分条列举project主要内容、用到的技术方法、你自己的contribution、成果),Selected awards & honors(量化scholarship的获奖比例,获得的grant金额等等),Skills(英语水平,实验技能,数据分析技能等等)。此外,参加学术会议的poster/presentation,以及审稿/TA等community service也可以看情况添加到CV。然后就是找多位学长学姐/导师/PIVOT的mentor来修改,最终要达成的效果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突出亮点,使得committee老师可以用1-2min的时间就get到你的优势。

SOP和PS

其次就是文书部分,每个学校的内容、篇幅、提交方式等等都略有差异,建议先开通网申系统总结这些要求。我在文书这部分的准备是先写了通用版的SOP和PS,然后根据每个学校的faculty以及文书要求进行了修改。

SOP写的是自己的学术经历以及想要在某领域读博的心路历程,所以也是有一般化模板的,主要包括开头+研究经历+PhD想要研究什么(以及更长远的career goals)+why school why program。一些小tips:

  • 最好有一个文章的主线,可以把自己几段研究经历都串起来,并且与自己未来想要研究的方向以及faculty of interest都相关。所以在写SOP的过程中可以着重思考这个领域内有什么big questions是自己感兴趣的。

  • 对于每一段研究经历,着重介绍研究问题和意义(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自己的贡献(在多大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遇到的challenges以及如何克服、自己的成长(对于科学问题的看法、对于科研的理解),少写实验技术方法、过于detail的专业名词、过于detail的实验结论。因为committee里看SOP的老师可能和你的背景有很大差异,所以需要尽量以大家都懂的语言(而不是只有专业小同行才懂的)描述自己的课题,并体现出自己的思考。

  • 对于多段研究经历之间的衔接,一定要有思维上的transition,也就是上一段经历是如何motivate你开展下一段经历的,否则简单的研究经历列举和扩充版CV没有区别。

  • 对于PhD期间感兴趣的方向,不要写一个非常狭窄detailed的方向,因为这可能导致整个program都没几个和你match的老师,也不要写一个非常宽泛的方向,因为这显得你没有思考。所以在文书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思考一个合适程度的研究方向,既可以和program里很多实验室成为潜在match,也可以体现出自己对于领域的认识和思考。

  • 文书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所以在寻求导师/学长学姐/mentor的修改意见的时候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有的人喜欢简洁学术风,有的人喜欢感人煽情风,兼听则明,但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PS是一个内容很杂且不那么重要的文书,所以可以善用AI快速解决。在准备PS的过程中,需要先根据program的要求规划写作内容,有些是DEI(diversity, equality, inclusivity),而有些是个人品质类。一些小tips:

  • 对于DEI类,可以分成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方面是自身有diversity背景,比如LGBTQ+,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等等。另一方面是帮助disadvantaged人群,比如支教、志愿活动、国内国外实践活动等等。

  • 对于个人品质类,可以写写自己的课外活动,突出一些和读博相关的品质,比如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resilience, communication & teamwork等等。

  • 我在准备PS时先brainstorm里各种可以写到的素材,然后对于每个经历写成100-200 words的小段落,然后再根据不同program的字数和内容要求进行组装。

Part/04

面试

从12月投递完所有申请开始,就会陆陆续续收到面试邀请。现在回想起来,12月应该是整个申请季最焦虑最难熬的一个月。每天半夜都会惊醒三四次刷邮箱,每天刷gradcafe和共享google sheet一百次,看自己申的项目有没有发面试。即使收到了面试邀请依然焦虑,面试时间撞了怎么reschedule,收到太多面试之后怎么取舍,以及线下面试的各种行程安排。我最终是收到了17个学校的面试邀请,因为时间冲突等各种原因拒掉了4个,参加了4个学校的线下面试,其他均为线上。

对于线上面试,形式大多为~30 min的1on1 meeting,每个学校3-6场,极少数为panel interview的形式(多对一)。对于线下面试,活动就更为丰富,一般在2天的行程里会排满1on1 interview+各种玩(campus tour,city tour)+各种social(吃饭,drinking,poster session)+各种宣讲和Q&A panel。

关于面试的准备,我觉得可以善用搜索(小红书/知乎上有很多攻略),善用学长学姐的资源(了解一下program里老师们的风格,避开一下比较tough的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多练习,我在正式面试前找过导师、师兄师姐、学长学姐以及PIVOT的mentor都mock interview过,但在第一次正式面试时依然非常紧张。但面试是一个熟能生巧、逐渐麻木的过程,我在第一场面试的时候还准备了小小的cheat sheet提示文档开在zoom旁边,后来对于自己research的介绍已经张口就来,形成肌肉记忆。如果收到的面试邀请比较多,也可以以战代练,越靠后的面试就越能从容应对。在内容准备上,有以下tips:

  • 关于自己的问题可以准备:简单的自我介绍,research experience,research interest,why PhD,why school/program,career plan。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模板问题,在所有面试里基本都会聊到。

  • 在面试的最后环节(也不一定是最后,有的面试一上来就是),一般对方都会问你do you have any question for me?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定是yes,所以一定要在面试前准备好可以提的问题。对方的身份决定了面试的侧重点,也决定了你可以提问的方向。如果对方是faculty of interest,那么就一定要问research相关的问题,以表达自己对于ta实验室的兴趣。如果对方是committee member(研究方向没有那么match),就可以问一些program相关的问题,比如实验室间的collaboration等等,最好不要问一些太基础的问题(课程设置/几年毕业…),这种问题在info session上会讲到或者被问到。

  •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面试都不需要ppt,interaction is more important。

  • Know every detail about your research! 相比于你做来什么结果,更多时候是在问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而不做其他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否能得出这个结论/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解释/next step/biggest challenge。

  • 我在面试中也遇到了一些(没准备过的)奇怪问题,比如:如果有无限的funding,你想做的dream experiment/分享一篇最近读过的paper/神经科学领域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如果我二十年后去google你,你觉得会出现什么词条…这些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其实主要是想看一下你的scientific taste,所以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也不妨想一想这些更长远更宏大的问题。

  • 每场面试的风格差异很大,我遇到过压力面试的情况,每次我还没回答完就被打断进入下一个问题;也遇到过非常轻松的闲聊;还在线下面试的时候遇到过chalk talk,给我一张纸一支笔让我讲我的课题。有些老师喜欢聊以往的研究经历,有些老师喜欢聊以后想做什么,还有些老师会给我present slides讲他们实验室的工作(这时候就一定要想出一些smart question提问!),甚至有的老师全程跟我闲聊还有哪些学校的面试和offer。

  • 有些老师可能有浓重的欧洲/日本/印度口音,我在面试初期比较担心这个问题,所以还去youtube上找老师之前的会议talk听一听,提前感受一下对听力是有帮助的。

关于面试其他方面的一些tips:

  • 早点准备!我在12月8日收到了第一个面试邀请,12月14日开始了第一场面试,准备的时间其实非常仓促,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在提交完网申后浅浅休息一下,就开始投入面试的准备。

  • 战线可能很长,我在3月9日才结束最后一场面试,所以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 线下面试需要B签,如果之前没有B签的话,收到面试邀请后即可开始办理。在线下面试中,如果选择了在国内线上参加,虽然在面试结果上不一定处于劣势,但是在对学校的了解这方面一定处于劣势。因为线下面试的学校不会再组织一次录取后的campus visit,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尽量参加线下的面试,抓住机会多去了解未来可能去读书的学校。

  • 如果收到多个面试邀请出现了时间冲突的情况,要勇于联系program小秘去reschedule,但也要有所取舍,因为面试太多会导致状态不好。

  • 对面试要始终保持热情,尤其是讲到自己的课题以及research interest的时候,无论这是第一遍,还是第30遍。

  • 利用好面试时的各种资源,比如没有约上面试但很感兴趣的PI可以主动出击约个informal meeting;和current grad students多问问各种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吃饭喝酒等等social环节可以听到很多实验室gossip,了解他们对于学校最真实的评价和看法;还可以和其他一起面试的同学多交流,因为可能会在后面的各处面试中反复遇到,还可能成为未来的同学。

在申请季将近60场面试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面试的过程仿佛学术追星见面会,面过的院士大佬们太多太多,同时也对学术圈的各种人际关系connection有了亿些些了解,深刻体会到学术真的是个圈。此外,面试和等offer阶段的心态调整也非常重要,因为面完后能不能录取其实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计划招生多少/国际生名额/fit程度/是不是遇到了很雷的老师…)。

Part/05

选offer

选offer这个阶段应该是申请季里最纠结的时间,毕竟这个决定影响了接下来五六年的生活。我在火速拒掉了一波肯定不会考虑的offer后,在Princeton、UCSF、Caltech以及waitlist的MIT中陷入了漫长的纠结。

在选校期间,我和这些学校在读的PhD们以及我感兴趣的导师们都约了线上/线下的聊天,来帮助我更好的了解以及做出决定。作为顶级J人,我列出了详细的excel表来分析这几所学校各方面的优势劣势。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 Financial package + fellowship:一定要选择一个愿意提供充足funding的学校,同时我觉得是否追加了额外的fellowship也是一种对我的认可和重视程度的体现。

  • 课程设置&TA:我个人其实觉得读博前期多上一些课挺好的,但有人可能更喜欢课程少一些、TA负担小的program(通常是research institute,因为没有本科生),这样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在研究上。

  • Potential PI&lab:这方面是最重要的,可以多去找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的学生(以及毕业的学生)去了解实验室的氛围,PI的mentor style等等,这些都比research interest是否match更影响读博体验,因为research interest随着时间和对领域的认识可能会慢慢改变。当然,也需要去约感兴趣的老师聊一聊是否招收学生。如果program里比较match的实验室不多,或者感兴趣的实验室恰好今年不打算招人,那就需要重新考虑一下了。

  • Career outcome:这方面也是我会着重考虑的,因为我目前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希望保留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对于学界/业界的职业发展道路考虑的还不清楚的话,就需要在选择综合性大学vs研究所、综合排名vs专业排名、学校title等等方面有所考虑。

  • 生活质量: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因为毕竟是未来五六年(甚至更长)要生活的地方。气候、地理位置、安全程度、便利程度(是否太村)等等方面都需要有所取舍,没有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在这些方面是完美的,所以就需要看自己最不能接受哪些方面。

  • 学习氛围:比如这个program是否很卷很toxic,以及对中国人的友好程度,这些可能都会多少对读博体验有所影响。

在漫长纠结的一个月里,我曾设想过每种选择对应的无数种可能,分析过每种选择的pros & cons,生怕自己以后会后悔现在的决定。但后来我才愈发觉得,就像每一位我去咨询选校意见的老师跟我说的一样,there’s no wrong choice,这种选择哪有什么对错可言。在这种重大选择中做出决定,往往靠的并不是理性分析决策,而是某个瞬间的一时冲动。

当我去普林访校时看到满树的樱花绽放,一阵风吹来,落樱如雪,我知道我已经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