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中介

学员录取

人大统计C同学-CMU数据科学

2024-09-10

Pivot学员:C学姐

学校及专业中国人民大学 统计

硬件成绩GPA:3.75  TOEFL:102 

交换/科研/实习:大二赴香港大学交换,有两段海外科研经历,多段实习经历,包括BAT、500强头部企业实习

目前录取

CMU-MISM-BIDA    

Duke-Statistical Science

JHU-Biostatistics(带25%+50% 奖学金)
Columbia-Biostatistics

Columbia-Operations Research

NUS-Data Sci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个人申请背景介绍

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本科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就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那截止申请时呢,我的绩点是3.76,排名大概是11%,同时我在大二下学期在香港大学理学院统计与精算系下进行了一学期的学期交换,当时的绩点是4.2,排名大概是3%左右。

在科研方面的话,我主要做了三段科研,第一段是在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老师的实验室做了一段有关股价预测的研究,第二段是在港大交换之后,跟着当时的数据统计的老师做了一段生物统计相关的研究,第三段是跟着一位美国的教授做了一段人机交互相关的一个研究。这三段的科研的主要方法都是深度学习,就是图神经网络。

在实习上面呢,我主要做了四段实习,第一段是在互联网公司做了算法的研发,第二段是在一家公司做了数据分析,第三段是做了一份产品经理的实习,第四段是我在一家车企做数据分析。关于科研和实习的时间线上面这三段科研我基本上都是从大三,大三上的时候做到了差不多现在。实习的话,第一段算法实习是大二下的暑假去做的,数分的实习是大三上的寒假去做的,产品经理是大三下的暑假去做的。现在这段宝马的实习是从大四上一直做到了现在。


规划出国

首先申请季申请它这个过程就非常的漫长,就像我可能从大一就签了中枢,所以我整个大学的四年基本上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着我的申请来做的。那再聚焦到申请季上来说,我觉得这个战线也是非常长的,就可能从大四上学期陆陆续续准备好语言实习这些东西之后,从11月开始到下学期,三月乃至四月,可能我都要为整个申请季做准备。我记得我当时的第一个截止第一个deadline是12月1号,这个好像已经算是比较迟的了,就可能伤科文商科会更早一些,他们的结果出的也会相对早一些。

在选校上面呢,我觉得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个明晰的规划。如果你在这个时候会觉得,我选一些万金油的专业会比较好,因为我到时候我从业的选择比较宽,我的路会比较好走,但实际上到我现在这个阶段,我会觉得万金油的专业不一定是最好的专业。因为你只是把你必须要做的择业这个选择去无限期的延长了,可能延长到你最后选offer的时候,或者你延长到最后择业的时候,这件事情都并不是一个特别优的解。在这个过程中,你一直在做很多方的打算,你并没有很充分的准备其中的一个方面,到最后你focus到一个领域的时候,不一定是会很有优势的,所以我觉得至少要给自己一条路,如果你害怕自己不太有保障的话,可能选两三条路,我觉得都是好的,但是一定要有清晰的规划。

其次,我觉得就是彩票的项目可以多刮一刮,就是申请费的问题嘛,如果你多投一投彩票的项目,说不定哪个项目扩招了,然后那个项目刚好跟你特别的匹配,就就刮中了,对吧?在保底校上面,我觉得保底校最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想你每一个保底校的选择都要到最后最差的情况下,没有其他offer了,这个时候作为保底的那个学校你一定是愿意去的,所以当时我自己的选校策略就是一定要我的保底校都是好学校不太好的专业或者不太好的学校的非常王牌的专业。

最后就是选校上面,我觉得大家一定要相信概率学,就是当时选校的时候,我跟我自己的老师,我们都觉得好像并没有特别稳的项目。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申请了十几个项目,到最后一定会有那种能拿到的。我觉得这是组合概率的问题,所以千万不要焦虑,就是当别人都拿到分,在你手上还空空如也的时候,一定要相信我是可以的,不要太害怕。

申请季OFFER情况

简单介绍一下我在整个申请季的申请成果吧。我主要申请了三个方向的项目,第一个方向就是统计和数据科学,第二个方向就是生物统计,第三个方向就是商业分析和运筹学等等。

第一个方向是统计和数据科学,收了两个录取,是杜克的统计科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这个方向收两个拒信,一个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数据科学,一个是帝国理工的统计。在第二个方向上就是生物统计上面,我收了一个是约翰霍普金斯的生物统计,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统计,两个拒信,一个是哈佛大学的健康数据科学,一个是耶鲁大学的健康信息学。第三个方向上就是商业分析和运筹学上面,收了两个录取,一个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MISM,就算是一个比较商业分析的项目,第二个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运筹学。同时收了两个拒信,收了一个waiting list,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系统工程,最后还在等一个结果,就是加州伯克利的运筹学。

学期交换和暑假学校

学期交换一般就是学校组织大家来申请的,就是对面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可能会有一些合作的名额,所以我们直接在自己的学校申报就可以了,很方便。当然学习的话,也有一些非常好的项目是可以自己去申请对方学校的项目,我觉得也非常好。但是据我所知,大多数的暑期课程基本上都是自己去申请的,所以你就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去筛选你想要去哪些学校,参加哪些类型的暑期课程,以及这些课程的含金量怎么样,以及它的安全性或者它的性价比怎么样,所以前期投入的精力可能就会比较多。

刚才也说了,学期交换是两方互免,所以我们就不需要出学费和住宿费,而且就像我当时在香港大学交换,还会给我们每个人五千港币的奖学金,所以就非常的划算。但是暑期课程一般都是要费用自付的,那我所知道的可能最高可能会达到五六万的样子,就我觉得还是一个挺大的开销。同时因为学期交换是一整个学期,就是可能五六个月的样子,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段比较完整的一个海外的学习体验,或者境外的学习体验。但是暑期课程呢,它一般时效性就会比较高,就是他可能比如说两个星期以内,或者两个月以内就会上完两三节课,这样就比较紧凑,时间短,我觉得也是一种比较时间经济的打算。

一般学期交换我们是跟他们的普通的,就是正常的同学一样,可以自由选课,所以就是在这一方面的自由度比较高的话,你就可以去更多的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对方学校比较擅长的,就是一些领域的课程,但是这样就会有一个代价,就是你可能返回你自己的学校之后,会需要补一些你培养方案上的课,就可能需要自己权衡一下。但是如果去上暑校的话,可能这个选课就没有那么自由,因为一方面学校开的暑课,他本来课程类型就比较少,其次有很多的暑校,他就会专门去学语言,就可能会要学很多很多的语言课,所以对于你自己本身的专业来说,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裨益。但是它同时就有一个好处,就是说你不会因为占用了一整块儿学期的时间,所以你也不需要用后面的学习去补你落下的课程,所以我觉得也是一个好处。

这两个这两种方式来比较的话,可能学期交换时间长,你跟教授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所以你跟着教授做的科研,或者教授给你提供的推荐信就会更有力,更有说服力一些,也会被招生的面试官更加注意到。但是暑期课程呢,可能就需要你自己主动的去跟教授交流,去争取一些机会。但是我想在这里强调的就是交换是有风险的,因为有很多学校他们的给分是严格的中型分布,也就是正态分布,尤其是一些英制的学校,就包括香港的学校,他们给分会普遍的偏低,所以就是不管你是否选择把这个交换或者课程的学分转回来,转回自己的学校去,这个申请研究生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学校,他们会强制的要求你去提交所有的你上过的full time的成绩单,所以如果成绩不太好看的话,他可能会有一些消极的影响。

对申请有哪些好处

我觉得对于陆本的同学来说,有海外学校的经历一定是更好的,因为一份优秀的成绩,他可以证明你自己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就是它是一个比较有力的证明。那另一方面呢,我觉得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呢,我觉得这个交换它会给你一个试错的机会,就是说你可以在这个时间里慎重的去决定你将来是否要去坚定的去往海外深造,那同时我觉得抛开成绩来看,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沉淀你自己的机会,因为你一个人会去在陌生的环境里面学习和生活,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都是一段很纯粹的时间,所以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自己,去审慎的思考,去思考你的未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宝贵的体验。

Pivot的助攻

1.给我提供了很多很多其他的同学和长辈没有提供给我的陪伴和支持。

首先它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他安放了我的学业焦虑。在很多时候,比如说我觉得也可能绩点不太行,我的语言成绩特别差或者我的实习含金量不太高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很强很强的给我打强心剂,告诉我你是很OK的,你这些组合都是很有竞争力的,就是会让你觉得,我好像是有学上的,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给我持续的输出了很多很多的信心。

2.中枢督促我申请交换和推荐实习

然后还有就是中枢督促我做了很多的事情。就比如说我大一刚签约中枢之后,我就去申请了港大。但实际上如果不是当时中枢老师都督促我的话,我自己是不会去申请的,但是有如果有老师在你这方去迫使你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成果会比最开始好。以及后来我去申请实习的时候,我投第一份实习的时候,就已经自己已经几乎快要放弃了,但是中枢的老师就每天给我推一些实习的基地或者什么的,就是让我觉得我好像应该是可以找到的。我觉得他们给我的更多的是一些内在的支持。

3.中枢宝贵的留学数据库支持

中枢在申请上面会有很多很多的数据库的信息,就是过往的申请者的背景,他们的申请结果怎么样,这样也会辅助你,最后你自己的申请也会有很积极的作用。比如说我想转专业申请一个项目的时候,中枢的老师就会帮我看一看,有没有跟你一样背景的人去申请这个项目,他们的结果怎么样,你的胜率有多高。我觉得数据库也是最宝贵的一个东西,因为凭你自己收集资料的话,我觉得也是非常难的。

4.中枢老师非常靠谱和有耐心

最后就是我觉得我的老师都非常的靠谱和有耐心。因为我是一个终极的拖延症患者,我永远都在踩死线,但中枢的老师们,他们一直都能让我保持在timeline上,我觉得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了,甚至说因为我们跟美国有时差,所以经常他们的DDL都是我们的中午一点,我就习惯前一天晚上把事情全部做完,所以经常有一个状况,就是我跟我的文书老师,我们两个人半夜两三点还在那儿改东西,就是中枢的老师,从来都不会嫌弃我太慢了,或者太磨蹭了怎么样,他只会在最后跟我一起默默的完成所有,我觉得我非常非常感动。我的流程老师也会在我们俩熬完夜之后,帮我再去check一下我的东西,我觉得都非常靠谱。而且我的申请团队的三位中枢老师都会非常及时的回复我的任何一个提问或者是要求,我觉得事事有回应,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而我觉得中枢在这个上面做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