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决定出国
我决定出国是在2020年下半年,也就是大二上学期开始左右。在这段时间内,我开始对高能理论这一方向产生比较大的兴趣,也相应的了解了国内学校和海外顶尖大学(例如Harvard, MIT或Princeton)在这一方向上资源和科研实力上的差距。综合这些因素,我认为出国留学对我的长期学术生涯是有益的,从而决定了走留学这条路。
Part/02
规划留学
决定规划出国的第一件事情是找一家留学机构,试图对接下来的几年做一个全面的规划。在学长的推荐和横向对比下,我发现Pivot中枢比起其他机构对物理学博士申请的了解更加详细、更加专业,于是决定签约Pivot中枢。
在签约之后,我的准备是以科研为主的。在决定出国的时候,我刚刚准备从高能唯象学转向高能理论方向,对新方向的基础知识(例如共形场论、超对称场论和弦论)还不甚熟知,所以决定gap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也申请了UC Berkeley的交换项目,试图在Berkeley找到海外科研,在科研中学习这些知识。
在gap year结束后,由于在Berkeley的科研课题并不是很大众的方向,学术界对其认可有限,教授对我的印象也不很深刻,我申请到顶尖的博士项目可能不足够,于是我又前往Harvard做了八个月的研究。在这八个月中,我在科研时间之余也准备了TOEFL和GRE的考试。在美国考试的好处就是不用排考位,随准备随考,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总的来说,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将重要的事情都规划好再去做的人,而签约Pivot给我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时间线,明确了申请暑研、海外科研这些看上去期限很模糊的事情的大致时间,给我的规划带来了很多的帮助。
Part/03
科研心得
我在海外做过两段研究,第一段是大二之后的gap year (2022)在UC Berkeley交换时做的研究,基本内容是用超对称破缺来研究非超对称场论的IR性质。第二段是2023年上半年在Harvard做的关于弦论的研究。
我在两段研究中都没有做出什么很大的成果,最后也没有publications。这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尤其是高能理论方向,研究的周期本来就长,prerequisites也多,pick up一个科研课题需要的时间相应的也会更长,于是本科生更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不过我认为在海外科研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科研产出,而是和顶尖学校的教授建立的connection(以及相应的推荐信)。在海外科研的时候不用担心最后能不能发出文章,在科研过程中多努力,多给教授留下正面的印象才是最好的。
Part/04
Pivot助攻
Pivot对我最重要的帮助是令我了解到了许多平常不容易获得的信息,帮助我打破了“信息壁垒”。例如在我刚签约的时候,中枢给我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时间线,帮我明确了申请暑研、海外科研等比较模糊的时间节点。
在Pivot的帮助下,我才知道有gap一年去Berkeley交换来获得海外科研机会的可能性。另外,Pivot也让我知道了在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factor是什么,让我花更少的时间在“卷GPA”、刷托福GRE上,而是花更多的时间用来准备科研和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这不仅在申请的功利意义上是有益的,还加强了我的量子场论、弦论基础,有利于我在学术生涯中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