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申请来说永远是越早开始准备越好,这个绝对不会错,也是我申请季焦虑的时候偶尔会后悔的地方;但后悔之后反而会更加庆幸,自己及时找到了非常专业的Pivot好帮手,所以即便起步晚一点,也可以去努力取得好结果!
决定出国
出国的念头断断续续有过一些,但真正下决心的时候大三下学期都快结束了,主要还是想着应该趁着读书的时候多出去看看,感受不同的文化与生活。而且就我读的专业而言,海外学习经历对未来还是挺重要的,无论是学术收获还是职业发展;我也确实想再换个环境多学些东西,所以就还是决定要出国。
遇见Pivot
我当时找一个准备出国的朋友了解了一下对中介的选择,而她签的就是Pivot。交谈以后我觉得Pivot价格适中,清北学生的案例经验丰富,所以就找Pivot老师约时间聊了一下。面谈的过程中感觉Pivot老师挺专业的,掌握各种信息全面,能根据我的情况和需求给出初步定位和建议,而且态度很温和,让我觉得友好而又可靠,所以最后就Pivot啦。
规划出国
GRE&IELTS
虽然最终出国决定做得挺晚的,但是大三寒假的时候就计划好要在大三下学期把雅思和GRE都考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果然省了很多事)。
GPA
GPA我一直都还挺注意,因为知道这个指标在很多考评体系中都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上课、写作业、尤其是考前复习,都还比较认真。
实习
实习的话是从大二暑假起连着三个假期各一份,开始得不算早,由于担心学业压力也没有在学期中另外找实习,只能算中规中矩的步调吧。
在签约Pivot以后根据老师建议和指导 “突击式”完成找到三封学术推荐信,由于时间上实在是太紧张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能感受到那段日子的焦虑,所以出国确实还是需要尽早做准备!
关于实习
我之前实习工作属于广而不精,直到大三暑假的实习才算是扎扎实实做了项目,跟着前辈搭模型、做报告,并且还有过当leader的机会;
所以这一段实习经历在我申请文书里多次被提到,面试的时候也经常被问,可以说是我实习中收获最多的。而且我在这段实习过程中也意识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公司或岗位,量化金融技能在未来金融工作中都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简化非常多人力工作,我们自己的部门就在计划建立一个智能辅助系统;这个也导致我在申请的时候会考虑一些带量化元素的项目。
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找推荐人吧,尤其有的学校要三个学术推荐人,对我这种以前不注意跟老师交流的人实在是头疼,不知道怎么开口,请求邮件发出去以后坐立不安生怕石沉大海或者被拒绝,那段时间特别焦虑。但神奇的是,Pivot帮忙找推荐人特别有经验,在Pivot的指导下,我的推荐人都是很爽快地一口答应了,所以整体上也还算比较顺利啦~
Pivot的助攻
Pivot帮了我好多,从选校、找推荐人(这个过程甚至帮我确定了毕设的导师和方向),到规划职业发展细分方向,确定文书框架、选取素材、润色,再到后面的面试,真的每一步都有Pivot老师在帮忙指导。
我感触比较深的,一个是选项目的时候老师会充分考虑我的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筛选标准和申请流程等多个方面来给我建议,收到offer后我家里人看完项目介绍都说是真的很适合我。
另一个就是文书和简历方面,我自己其实这类写作能力不强,而Pivot老师能非常专业、准确地告诉我应该突出自己的哪些经历和特点,以及不同的项目分别看重什么。虽然改的过程有时候挺痛苦的,但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有Pivot的帮助。
申请中很多项目都有面试,Pivot有非常详细的各个项目的面经,Pivot老师非常周到地帮助我梳理面试回答的思路,这个东西就特别重要。面试当中有碰到过还蛮多的和Pivot老师好好准备过的原题的。
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诚恳的建议就是早点开始准备。语言考试什么的还是小事,平时只顾着自己沉默听课、临到头发现不知道该找谁做推荐人才是真的令人头秃。当然也不需要就功利地为了推荐信而去和老师刻意套近乎,不过课后确实应该多和老师交流、如果感兴趣的话就找机会了解一下老师的研究领域,这对找到自己未来的申请、研究、工作方向都是非常有利的。
GPA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最终想要一个好看的成绩那就需要前期有一以贯之的态度。不建议为了前三学年成绩好看而把一些难课都扔到大四去上,这样申请季会非常非常忙,而且很可能让焦虑程度指数级上升。
最后,在择校方面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就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如果没有很明确的偏好的话,不妨参考一下专业留学机构的评估和建议。毕竟项目那么多,盲目广撒网不是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