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01
小P酱:请问Y同学是什么时候决定出国,是因为什么决定了走留学这条路?
Y同学:我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就开始纠结究竟是出国还是保研,之后决定先联系出国暑研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Pivot中枢老师很多的指导。
那个时候我课内还比较忙,科研刚开始起步,再加上自己的能力有限,在科研上并没有很多的想法,所以就按部就班地开始做本研。紧接着,在拿到了MIT的暑研之后,我就觉得这次机会非常难得,于是就决定出国。
小P酱:在最终决定出国后,具体又是如何规划的?
Y同学:在大三下学期,我完成了我本研工作的大部分任务,同时暑研的签证等各项事务也完成的很顺利。于是,暑假我就按部就班地去MIT开始我的暑研。
由于未修完的双学位课程较多,我选择暑期结束后就回到学校。因为本研和暑研的两段科研经历都不长,且由于我能力有限,也未选择与他人合作,都不到发表的标准,此时我已经做好了无发表申请的打算。
9月份回到国内后,我一边继续完成本研项目一边准备申请,后来从本研导师、暑研导师和课程老师那里拿到了三封推荐信,在Pivot中枢老师的帮助下开始申请。

Part/02
申请中的经验和教训
小P酱:申请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它是要考核申请者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标化成绩和科研背景,那么学姐作为过来人有哪些经验与教训给学弟学妹
Y同学:我个人的经验以及教训是,准备申请以及准备科研一定要趁早。
我个人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就准备了GRE的成绩(虽然最后也没有怎么用上),但托福口语直到大三下学期才有明显的提升,所以为了准备托福就考了三次,比较影响大三的科研进度。所以我的建议是,大一和大二一定要趁早准备好语言成绩,不要因为托福只有两年有效期就准备的太晚,因为很多时候你并不能一次就过线。
对于科研,我个人的看法是,除非你自己很有实力,选择一个利于你提升的环境至关重要。进入大学后一定要考虑的问题是,我将来要做一个怎样的科研,要选择一个怎样的生活,然后才可能根据这个目标找到对应的科研组。有的时候大家可能头脑发热,选择一个方向看起来不错的科研组就往里进,但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多听一听不同组的组会,感受不同组之内的氛围差异,再选择一个氛围好的课题组,这一点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

Part/03
Pivot暑研助攻
小P酱:在申请过程中得到了Pivot的哪些帮助呢?
Y同学:在我还在纠结出国和保研的时候,到后来决定先联系出国暑研的机会,这个过程中受到了Pivot中枢老师很多的指导。包括后面到申请季,也是在Pivot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
我觉得一定要规划好个人的暑研,一方面暑研是你接触国外顶尖课题组的机会,另一方面暑研可以让你提前了解博士生活。
在暑研期间,如果有时间,你可以去联系其他学校可能感兴趣的教授进行访学,这些联系在你申请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帮助。当然,也有人选择在本研的时候在北美解决托福问题,一般在北美比中国托福考出来的分数更容易得到高分。大家如果时间充足的话,也可以在那边多做一些时间,这样有更大的概率可以获得工作成果。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顺利准备出国,接到满意的offer。